首页 | 本学科首页   官方微博 | 高级检索  
文章检索
  按 检索   检索词:      
出版年份:   被引次数:   他引次数: 提示:输入*表示无穷大
  收费全文   2篇
  免费   0篇
外科学   2篇
  2010年   1篇
  2009年   1篇
排序方式: 共有2条查询结果,搜索用时 172 毫秒
1
1.
目的: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(locking plate of proximal humerus,LPHP)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中期疗效,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。方法:总结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23例使用LPHP治疗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,男12例,女11例;年龄27~76岁,平均51.5岁;车祸伤18例,摔伤4例,重物压砸伤1例。Neer分型:三部分骨折11例,四部分骨折12例。14例植骨,其中6例自体髂骨植骨,7例人工骨植骨,1例自体髂骨加人工骨混合植骨。使用Constant-Murley(C-M)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。结果:术后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,所有患者定期随访,分别在术后3、6和12个月,随访时间17~49个月,平均35.25个月。20例于术后4~7个月获得骨性愈合。术后3、6与12个月C-M肩关节评分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,术后12个月评分38~100分,平均(79.85±17.23)分,其中优8例,良8例,一般5例,差2例。LPHP加植骨组优6例,良4例,一般3例,差1例;单纯LPHP固定组优2例,良4例,一般2例,差1例。结论: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,中期疗效显著,对伴有骨质疏松及骨缺损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常规植骨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2.
中国汶川地震伤员骨科开放性伤口的细菌学分析   总被引:3,自引:1,他引:2  
王慧燕  段鑫  陈莹  李箭 《中国骨伤》2009,22(12):910-912
目的:了解汶川地震伤员骨科开放性伤口的菌谱特点及其药敏试验结果,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。方法:收集148例骨科开放性伤口地震伤员,男71例,女77例;年龄2~82岁,平均40.4岁;其中被埋37例,被埋时间为5min~102h。对340份伤口渗出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。结果:148例地震伤员伤口感染率为66.2%。340份标本分离培养出257株病原菌,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7.8%,革兰氏阳性菌占20.6%。汶川地震伤员骨科开放性伤口感染细菌排在前5位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氏菌(16.3%)、鲍曼/溶血不动杆菌(16.0%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13.6%)、铜绿假单胞菌(12.5%)和阴沟肠杆菌(8.6%)。结论:微生物研究者、感染控制人员和临床医生都应重视伤口渗出物的药敏结果,合理使用抗菌药物,提高抗生素使用水平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1
设为首页 | 免责声明 | 关于勤云 | 加入收藏

Copyright©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09084417号